一、基本情况
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于2014年12月16日经兰州理工大学与白银市人民政府联合批准创建,2015年3月12日登记注册成为由兰州理工大学主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研究院地处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研究院是白银市、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企业技术支撑平台;也是兰州理工大学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对接市场、开放办学的重要科研机构。研究院紧紧围绕地方区域新材料、化工、新能源等产业,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和地方企业技术、市场优势,优化和共享学校和企业的科技资源,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二、大力推进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和检测水平
研究院具有特色的研发与检测服务平台,也是甘肃省首批科技创新券服务机构。已建成材料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以及能源材料、功能材料、材料循环利用、特种化工技术和有色金属新材料设计与制备五个特色工程中心。
材料分析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拥有进口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N2-吸脱附仪、气相色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热重分析仪、SP-192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接触角测量仪以及材料制备及成形的仪器和设备,能够为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化学元素测定提供集科研、服务为一体的测试平台。已经梳理完成了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开放的56个检测、技术服务项目,可进行快捷预约和准确测定,为兰白经济改革试验区、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周边高校、科研院所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弥补了白银市企业、行业检测分析设备和平台的空缺,助力白银企业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已逐渐成为白银市重要的特色科技服务平台。
三、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打造优质“人才池”
研究院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紧紧围绕科研项目和产业发展,以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为己任,强化与企业的对接与融合,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依托研究院建设的“一个平台,五个中心”共柔性引进8名博士,15名硕士,组建了材料循环利用团队、能源材料团队、特种化工团队、功能材料团队、有色金属新材料设计与制备团队。
材料循环利用团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和有色金属冶炼渣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工程应用研发。功能材料团队在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能量存储材料与器件及其应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真空镀膜技术,开展能量存储与转化等相关材料与器件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特种化工团队以我国西部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异氰酸酯化工和冶金化工等领域产业技术升级需求为背景,围绕先进催化技术与清洁工艺方向,积极开展先进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催化集成技术与工程、化工过程开发与优化、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工程的应用基础和产业化研究。功能材料团队主要从事C/C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表面工程及性能、纳米多孔材料、可降解有色金属材料、金属固态携氢等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研究。有色金属新材料设计与制备团队从事有色金属在电场作用下的异质形核理论及晶粒细化技术,以及有色金属合金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材料焊接及其服役行为、功能材料及塑性变形行为等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及优化工艺的研究。
依托研究院建设的白银市首个研究生联合培养省级示范基地,已特聘研究生企业导师8人,为研究生培养拓宽了工程视野,夯实了应用基础,加快了产学研培养体系建设,增强研究院在高新区人才引进和培育的示范引领和带动能力。
三、全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研究院围绕白银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将兰州理工大学的技术与人才优势与白银地区的产业优势相结合,积极推进技术研发,着力攻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科学规划布局,推动战略新型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成果转化能力和质量。
1.经精心组织和多方动员,申报成功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2项、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甘肃省支撑计划项目1项、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甘肃省2017年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3项。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炭/炭复合材料性能提升和应用示范”旨在重点突破整体成型、快速致密化技术和高温抗氧化等技术,在航空航天器、核工业及工业真空热处理领域开展应用验证,并最终实现产业化生产和批量化应用。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铅锌冶炼烟气污酸废水提汞技术工程化”项目的实施将实现绿色循环的生产模式,对兰白试验区的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并给白银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行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白光LED用荧光粉产业化技术研究”项目的实施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形成唯一一个环境友好、高端白光LED用荧光粉生产示范基地,形成三条完整的高档荧光粉产品生产工艺,建设10吨/年LED荧光粉中试生产线,为扩大产业化生产规模打下坚实的基础。甘肃省支撑计划项目“苯与甲醇烷基化催化制芳烃技术的研究”以合成附加值更高的甲苯、二甲苯等市场急需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为目标,为苯与甲醇烷基化工艺技术的放大奠定了技术基础,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我省循环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DNT氢化新型磁分离催化剂工程化技术”已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并进行了成果登记,目前正在企业进行产业化工作。该项目产品投产后将为企业带来约1.5亿元经济效益,节约购买催化剂成本近200多万元,该成果的应用对TDI产业的技术进步、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苯与甲醇烷基化催化制芳烃技术的研究”、甘肃省2017年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新型聚合硫酸铁工业化技术开发”、白银科技计划项目“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化工新材料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已完成验收工作。
2、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校地技术成果对接会,并与容和集团公司共建“矿用设备智能化升级及再制造工程中心”;与白银市景泰县科学技术局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白银景泰—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了微信技术交流群“兰白自创区校地技术‘成果池’”,发布科研成果60余项,白银市企业提出技术需求近20项。多次组织学校专家与白银市电信局、白银公司、甘肃稀土等30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对接。以各类技术交流为载体,强化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了研究院、企业和地方共同参与实施的新模式,深化科技项目攻关与成果转化。2018年8月3日,白银新材料研究院被认定为甘肃省“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四、着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1、研究院积极投入到“双创”建设与服务中。依托省级众创空间“创·胶囊”开展众多产学研项目合作和创新创业活动。众创空间已入孵1个高新技术科技公司和 15个创新创业团队,团队中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3名。一个创业团队获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最具潜质奖、“首届白银市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另有四个创业团队分获“首届白银市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项,优秀组织奖2项;还有三个团队项目获得甘肃省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项目的支持。协办甘肃省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实习一百余人次,帮助冯绍晨团队在国内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项。面向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举办了首届众创空间(研究院)创新创业大赛,共征集到参赛作品11件,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名和5名,并推荐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参加“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其中“自主化大牵引力公铁两用牵引设备的开发”获得团队组二等奖,“恒电智能背包伴侣”和“从铷铁硼油泥废料中回收稀土和贵金属”作品获得创新团队组优秀奖。
2、研究院被授权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兰白试验区服务站,可向地方各行各业提供电子文献资源查询、下载和共享服务。为提升研究院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服务保障能力,强化研究院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智力支持,推进大数据联盟建设和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2018年6月授权成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兰白试验区服务站兰州理工大学服务中心”。“NSTL兰白试验区服务站兰州理工大学服务中心”的成立为试验区内的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快速获取专业化、多视角文献资源的共享。
研究院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中,随着研究院的发展和技术服务量的急剧增加,由于缺乏懂技术的科技管理人员,使得科技项目对接、项目管理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的效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研究院特色化、专业化平台建设急需进一步升级。如何充分调动学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需要在体制与机制上进行完善与创新。
总之,通过过去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在科研能力、服务能力、科技攻关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学校、白银市政府、甘肃省科技厅和企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下,逐渐在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并逐步建成以人才、团队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平台—团队—项目—平台”建设为主线的闭环发展模式,能够为兰白国家试验区/兰白国家自创区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对白银市新材料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逐渐成为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特色科技服务平台。